首页 小说推荐 实时讯息 百科知识 范文大全 经典语录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临沂"门缝罚单"后续:5名干部连夜停职,45万罚单宣告无效!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7-15 10:39:00    

一份没有饭店名称、没有地址的视频,成了市场监管部门眼中的“违法广告”。

门缝里塞进来的一张纸,让张女士的“钦知坊”彻底停摆。那是2025年3月24日,一份落款兰山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的《行政处罚告知书》,以“涉嫌发布违法广告”为由,宣告拟对她的菜馆罚款45万元。理由只有两条:视频里有“法律禁止的动物蛤蟆”,以及“当事人拒绝配合调查”

被处罚的菜馆一楼只有3张餐桌(当事人供图)

而那段引发风波的视频,不过是她在短视频平台随手拍下的日常:一盆标注“蛤蟆汤”的菜品,几种昆虫食材,最后扫过饭店门头。没有叫卖声,没有标价,甚至没出现饭店名称和地址

视频截图

01 撕裂的198天:从天价罚单到“不予处罚”

时间拨回2月,当张女士首次接到市监局电话时,她正在几十公里外的娘家。电话里她承诺一周内去接受调查,随即删除了视频。

但执法者没有等待。仅仅48小时后,那张45万元罚单已塞进她紧闭的店门。更让她错愕的是,《告知书》赫然写着“当事人拒绝配合调查”——而此时她仍在承诺的“配合期限”内

拟罚款45万元的行政处罚告知书(当事人供图)

5月12日,事件突然转向。兰山区市监局电话通知她“不再处罚”,却附带两个条件:永远不得在社交平台发菜品视频,店里禁止售卖蛤蟆汤。“他们只说不罚了,可停业三个多月房租谁管?物业水电费谁赔?”张女士质问时,声音带着颤抖

02 程序失守:执法链条上的三重断裂

7月15日,临沂市联合调查组的通报揭开了执法乱象的盖子。

证据坍塌成为首要问题。仅凭一段无声无画面的视频,就将“中华蟾蜍”定性为食材,既无实物查扣,也无检测报告。更讽刺的是,视频中的“蛤蟆汤”字样实为手写标注,未有任何食用画面

程序倒置则暴露执法随意性。在张女士依法递交陈述申辩材料后,本该前置的听证程序被直接跳过;而5月“不予处罚”的决定,竟然仅以电话口头传达,始终未依法送达书面文书

03 小餐馆与大系统:权力失衡后的代价

这场风波的代价最终落在个体肩上。

钦知坊被迫停业三个月,直到张女士决定起诉才重新开门。玻璃门上“暂停营业”的纸条背后,是每月上万元的房租、人工硬性支出。“这日子还过不过了?”她在镜头前的诘问,刺穿了行政执法的温度盲区

而在7月15日的官方通报中,兰山区市监局时任党组书记齐某进等5人被集体停职。通报用词严厉:“事实不清”“程序不当”。联合调查组要求该局“举一反三”,但未提及商户损失如何补偿

当沉默证据遭遇刚性权力

这起事件最尖锐的冲突点,恰恰藏在两份官方通报的缝隙里。

最初指控违法的核心证据——所谓“国家禁止食用的中华蟾蜍”,在联合调查组最终报告中竟只字未提。取而代之的,是对执法程序的全盘否定

而张女士那段被指“违法”的视频,至今仍静静躺在她的手机回收站里。没有配音,没有链接,只有8秒的菜品特写。“他们从没告诉过我,拍自己做的菜也算广告。”她摩挲着屏幕低声说。此刻,距离那张罚单塞进门缝,整整过去了198天

临沂市联合调查组撤销处罚决定时强调“坚决避免类似事件”, 而兰山区解放路的钦知坊菜馆里,张女士正在擦洗冰封三个月的灶台。 45万罚款单被她折成方块,压在收银台玻璃板下, “留着它,才知道怎么保护自己”。

来源:九派新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