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说推荐 实时讯息 百科知识 范文大全 经典语录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世界便秘日|科学管理肠道健康,远离“难言之隐”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3-31 18:14:00    

3月28日是“世界便秘日”,也是第12个“中国便秘日”,今年的主题为“便通人和,畅享人生”。随着人们饮食结构的改变、生活节奏的加快,我国便秘的发病率逐年上升,我国成人慢性便秘患病率已达4%-10%,老年群体甚至超过50%。便秘看似常见,实则可能引发严重健康风险,许多人由于认知不足,或因“难以启齿”而延误治疗。

“在临床中,便秘是指每周排便少于3次、粪便干硬或排便费力,且病程持续6个月以上即为功能性便秘。临床分型包括3种,慢传输型,由于肠道蠕动功能减退导致;出口梗阻型,主要是括约肌功能出现了问题;第三种是混合型,同时出现以上两种因素。”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消化内科主任医师李岩介绍,导致便秘的原因非常多,不喜欢喝水,饮食结构不合理,如喝太多奶茶、吃太多肉或腌制食品、蔬菜等富含纤维素的食品摄入少等,排便习惯不理想等都会导致便秘。

分级干预 生活调整是基础

当发生便秘时,李岩主任医师指出,首先应该做生活调节,第一就是要多饮水,保证每天饮水量达到2000毫升,切忌用浓茶、咖啡、饮料代替饮水,喝白开水或纯净水就好。其次要充分摄入膳食纤维,每日保障蔬菜的摄入,“推荐青菜、韭菜、芹菜等,这些蔬菜的纤维相对粗大,更容易形成团块状大便,这样排便会更容易一些!”最后一点最关键,坚持每天定时做排便训练。“便秘患者通常是几天才解一次大便,很多人认为要等有便意了才去上厕所,但这样更不利于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便秘患者可选择一个固定时间点,最好是不容易受外界干扰的空余时间,每天在固定时间段专心致志地进行排便训练,切忌同时玩手机、看书等,排便训练时不一定每次都要排出大便,主要是训练肛门直肠形成记忆力,告诉它到这个时间就应该排便了。建议每次训练5-10分钟,最长不超过15分钟。”当大便难解时,不主张延长时间来排便,可以用开塞露来辅助。

当长期通过日常生活调节也无法获得良好的改善时,李岩主任医师表示,“这时就可以配合药物治疗,建议一定要到医院来看诊,在医生的指导下规范用药。我们非常不希望患者自行服用含有大黄类的或强效泻剂,早期服用可能会有效果,但长期服用后可能会形成耐药,需要加大药量才能达到最初的效果,吃久了还会导致结肠病变,结肠息肉、癌变风险更高。”经过生活方式改变、药物治疗后还没有一个好的效果,临床上还可帮助患者排便,针对顽固性便秘还可采取灌肠治疗。

李岩主任医师指出,功能性胃肠病的发病机制除了胃肠道运动失调以外,还和脑肠轴有关。“在临床诊疗中,时常会有患者疑惑,为什么到医院看便秘或者腹泻,医生除了开便秘腹泻药物以外还会开一些抗抑郁、抗焦虑药物。这时因为胃肠道也有大量的神经细胞,和大脑形成了互动,如果最近心情不好、压力大,也会出现一系列的胃肠道症状,如消化不良、腹痛、腹泻、便秘等,在治疗时除了使用胃肠道的药物以外,也要照顾到胃肠道的情绪问题,须适当使用一些调节情绪的药物来改善。身心同治,才能达到一个好的治疗效果。”

长期便秘危害大 早诊早治是关键

“长期便秘会让大量宿便留在体内,让肠道处于不健康的环境之中,结肠炎、结肠息肉的发病率会增高,反复发生结肠息肉还会有癌变风险。”李岩主任医师指出,肠道息肉本身不会导致便秘,但长期便秘是会导致肠道息肉,肠道内环境失调、紊乱、遗传、饮食等因素都会导致肠道息肉,包含增生性息肉、管状腺瘤、绒毛状腺瘤等,其中管状腺瘤、绒毛状腺瘤有一定的恶变概率,增生性息肉恶变概率相对较小。还有数据显示90%以上的结肠癌都来自结肠息肉。建议40岁以上人群一定要做一次胃肠镜,才能做到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如果没有查出什么异样,之后每3年-5年复查一次即可。

误区提醒:

1.控“三高”不等于全素饮食

老年人胃肠道老化,消化功能相对较弱,是便秘的高发群体。很多老年人患了“三高”,医生建议控制饮食,因此就开始吃得太素了,便秘也找上门。李岩主任医师提醒:患“三高”的老年人也需要适量摄入肥肉。建议每周可吃1-2次红烧肉,每次就吃2-3块,适量的脂肪可以给肠道上上润滑剂。或者在水煮菜时适当加一点猪肉,可以吃菜喝汤来增强胃肠道的润滑作用。另外,生命在于运动,保持适当的运动也可以增强胃肠道的蠕动。

2.减肥慎用减肥药

很多年轻爱美女士为了保持苗条的身材,减少进食,还服用一些减肥药。减肥药可能会存在一些泻剂,长此以往可能会导致便秘,甚至结肠病变。建议科学控制体重,慎用减肥药。

来源:都市时报

全媒体记者:伏秀丽

编辑:冯颜

审核:王海涛

二审:钟玲

终审:付晓海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