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鲁佳 通讯员 严驰 王艺频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跨境电商作为外贸新业态再次成为重要议题。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促进跨境电商发展,完善跨境寄递物流体系,加强海外仓建设。今年3月,恰逢全国首个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在杭州成立10周年。据杭州海关统计,杭州跨境电商综试区成立十年来,累计进出口逾2000亿元,年均增速超30%,贸易覆盖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其中出口1500余亿元,出口年均增速超40%。目前,全国已设立165个跨境电商综试区,覆盖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跨境电商“买全球、买全球”的优势持续发挥。

杭州海关关员在跨境电商进口仓库巡查
3月31日,走进杭州跨境电商综试区的进口保税仓,电商平台的主播正向直播间内的观众详细介绍各类热门商品。在他们身后,仓库工作人员在一排排货架间熟练地分拣出消费者刚刚下单的商品,并快速完成打包、贴单、发货等流程。与此同时,进口商品的通关信息第一时间推送到海关监管系统,经过自动比对后实现“秒级”放行。消费者在直播间里轻轻一点,来自世界各地的进口商品,两三天时间就能从保税仓送到手中。

杭州海关关员在跨境电商进口直播间现场调研
十年来,杭州跨境电商综试区从零起步,持续输出创新举措,进出口业务快速发展。设立之初,杭州跨境电商综试区的进口商品只有十几个货源地,品类也较为单一,每天的成交量只有两三百单。如今,在综试区的10多个进口仓库,存放着来自1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商品,涵盖母婴用品、食品、化妆品、服饰箱包、家用电器等诸多品类,平均每天成交量近10万单。

杭州海关关员在跨境电商进口商品仓库开展质量安全监测
十年来,杭州跨境电商已建立涵盖进出口全部6种模式的完备体系,形成覆盖进出口物流、通关、仓储、支付等业务的完整产业链,以“六体系两平台”为内核的“杭州经验”从钱塘江畔走向全国。在这里,杭州海关陆续推出“全程通关无纸化”“简化申报、清单核放、汇总统计”等17项创新监管举措,破解了通关申报、实货监管、税收征管等核心难题。目前,这套制度框架已被复制推广到全国164个跨境电商综试区,成为行业“通用语言”,让跨境电商“买全球”有了标准化路径。
在国内消费者切实感受到进口便利的同时,众多国内企业也将跨境电商作为“卖全球”的黄金渠道。中小企业通过跨境电商可以降低进入国际市场的门槛,减少物流和运营成本,从而更好地拓展海外市场。
从最初的衣服鞋帽,到后来的小家电、电动工具,再到如今的VR游戏机等科技产品、油纸伞等非遗国潮产品,越来越多的“中国制造”通过跨境电商平台走向世界舞台,世界也通过跨境电商认识不一样的中国。目前,杭州跨境电商综试区集聚了超过2000家跨境服务商,卖家队伍从2015年200多家增长到现在的6.5万家。
“我们结合跨境电商发展特点和行业需求,研究制定支持浙江跨境电商高质量发展10条措施,着力构建更加安全高效的新业态智慧监管服务体系。”杭州海关口岸监管处主要负责人陆劲浩表示。身处杭州这片跨境电商的“初创地”和“试验田”,杭州海关以“探路者”的姿态,深化探索创新和业务改革,推进存量增量政策叠加发力,推动跨境电商新业态持续焕发新活力。2024年,由杭州海关提出的2个案例做法被纳入世界海关组织《跨境电商标准框架》,曾经的“探路者”,正逐步成为全球电商规则的“制定者”。
据统计,十年来,跨境电商出口占杭州市出口比重,从2015年的0.7%增长到2024年的9.7%,带动杭州外贸总值从2015年的4000多亿元,发展到2024年的突破8000亿元。随着“买全球、卖全球”潜力的持续释放,跨境电商正在成为外贸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助力。 (图据杭州海关)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