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说推荐 实时讯息 百科知识 范文大全 经典语录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42宗纠纷“灭火”!惠阳法院探索物业纠纷解决新路径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7-25 10:16:00    

“42件物业纠纷案件调解成功。”日前,惠阳法院调解室内传来的和解喜讯,为持续数月的某物业公司与业主纠纷画上阶段性句号。这一成果,正是惠阳法院深耕物业纠纷源头治理、构建多元协同化解机制的生动缩影。

“近年来,拟起诉物业类纠纷案件增长势头迅猛,业主欠费多因对物业服务不满,集体投诉现象比较突出。”在今年4月17日由惠阳法院牵头召开的物业纠纷协同化解协调会上,一组数据揭示了基层治理的痛点。面对物业欠费催缴为主的物业纠纷类型与聚集化投诉趋势,法院跳出“坐堂问案”传统模式,主动向前延伸司法职能,联合区住建局、区市场监管局、街道办及部分物业公司代表,搭建“司法+行政+基层”多元协同化解机制。

“某花园部分外地业主因业委会成立争议拒交物业费,某小区电梯噪音引发赔偿纠纷……”会议以典型案例为镜,剖析出物业服务漏洞与业主诉求表达不畅的双重矛盾。法院开出“药方”:属地政府指导业委会合法筹建、物业强化设备检测维护、市场监管局跟进特种设备监管,形成 “一案一策”的闭环处置方案,更要形成合力,联合化解矛盾纠纷。

在某物业费用纠纷案中,初期因业主情绪激烈、对立严重,调解意愿普遍薄弱,案件一度陷入胶着状态。面对僵局,法院调解团队采取“关键人突破”策略,特别邀请在小区内德高望重的业委会代表王伯居中调和。

调解室内,气氛凝重。王伯并未急于表态,而是耐心倾听双方诉求。待业主宣泄完积怨后,他语重心长地开口:“大家的心情我理解,谁不想住得舒心?可这矛盾拖下去,小区设施老化、环境变差,吃亏的还是咱们自己人啊。”他转向物业代表:“物业方也要拿出诚意,想想怎么让业主感受到服务价值的提升?”接着,他点出关键:“开发商遗留的欠费问题,不能成为业主拒缴的挡箭牌,那是另一码事。咱们今天解决的是眼前事,为的是日后好。”这番入情入理的话,如同一阵清风,吹散了部分对抗情绪。随后,调解团队在王伯的协助下,提出了融合“滞纳金阶梯式减免”“核算开发商赠送的物业费进行减免”“主动缴费享专属折扣”的弹性解决方案。

关键人王伯的劝说,成为打破僵局的转折点。矛盾双方从最初的剑拔弩张、坚持“对簿公堂”,逐渐转向推心置腹的“茶叙协商”。最终,在相互理解与务实让步中,核心矛盾得以化解,达成和解。当物业代表从业主手中接过那份沉甸甸的缴费确认单时,语气难掩激动:“真没想到,法院能帮我们啃下这块‘硬骨头’,顺利调解!这省下诉讼成本和时间,太宝贵了!”

更为重要的是,此案的顺利调解产生了显著的示范效应和溢出价值。 对于小区内其他未能调解的案件,法院立案庭迅速启动“速裁快审”通道。依托前期调解积累的成熟经验、已获认可的弹性方案框架以及关键人效应的延续,立案庭法官集中力量进行批量处理,简化流程,快审快结。这不仅避免了同类纠纷再次陷入漫长的调解或审判周期,更显著缩短了整体诉讼进程,让物业与业主双方都能更快地从纠纷中抽身,回归正常生活。

纠纷尘埃落定,感激之情满溢。 为表达由衷谢意,物业代表精心定制了锦旗,送到法院,分别赠予立案庭、调解团队及审判法官团队,为法院优质高效的司法服务点赞。

惠阳法院一系列创新实践,不仅让眼前的纠纷“案结事了”,更在探索中走出了一条“源头预防、多元化解、依法治理”的物业纠纷解决新路径。随着协调机制的持续深化和协同平台的不断完善,辖区物业服务的整体水平正得到稳步提升,业主与物业之间那堵无形的“心墙”正在消融——某小区的业主群里,“物业最近维修响应快”的点赞多了;某花园的公告栏前,业主参与业委会筹备讨论的身影多了。这些细微的变化,正是基层治理效能提升的生动注脚。

“基层治理的根须,只有深深扎进群众的土壤里,才能枝繁叶茂。”惠阳法院立案庭负责人表示,下一步法院将持续深化“司法+行政+基层”协同机制,通过督促物业公司加强行业自律,常态化开展协同化解会议等举措,推动矛盾化解从“事后处置”向“事前预防”延伸。

采写:南方+记者 卢慧 通讯员 叶琳

图片:惠阳法院提供

【作者】 卢慧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