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夕雾攥着兵符的手不断收紧,胸口怒火不断翻涌。
她知道西陵军忠心,可没想到忠的不是朝廷,而是谢延安。
“没有西陵军,本宫照样能击败匈奴。”柳夕雾冷声说完,又看向副将,“西陵军今日所作所为,本宫会如实禀报给皇上,届时,本宫倒要看看你们的骨头到底有多硬。”
话落,柳夕雾沉着脸离开军营。
因调动不了西陵军,她只得调动公主府和朝中的羽林军。
此前上了战场的将士们都受了重伤,现在都被送回各自家中。
百姓们看到柳夕雾带兵出征,心里更加不安。
不到万不得已,公主不会领兵出征。
顿时,全城百姓陷入恐慌之中。
再加上大批流民入京,不少官家小姐被抓去凌辱,众人更加不安,一时间竟怀念起谢延安的好。
曾经说过谢延安的世家公子,贵女们纷纷后悔。
“谢延安驻守边关五年,匈奴从未进犯,若是当初我们没有那么说谢延安,他没有离开,就不会发生这些事。”
“他现在到底在哪啊?能不能赶快把他找回来去击退匈奴,我不想再过这样担惊受怕的日子了。”
有人忏悔,自然也有人诋毁。
“要我说,这些匈奴肯定是谢延安带来的,他记恨我们那么说他,就想毁了大祁,他那种孤傲自负的能是什么好人!”6
可即便他们再诋毁谢延安,心里还是希望能快点找到他,让他上阵杀敌,早日击退匈奴,还大祁一片安宁。
日子一天天过去。
战败的消息接连传来,城中人心惶惶,曾经繁华的街道,此刻十分萧条。
谢子安自以为上阵杀敌是件很轻松的事,可真到了战场上,才知战争的残酷。
他在战场上侥幸捡回一条命,回到镇北侯府后,便身子比从前更虚了。
谢母看着满身伤痕的谢子安,忍不住落泪。
身上的伤口不碰都疼,直到此刻谢子安才真正意识到,谢延安曾经受过多大的苦。
“母亲,边关那么苦,匈奴那么凶残,可延安一待就是五年,他回来后,我们对他还那么不好,他肯定是对我们失望至极,才选择离开的。”
“母亲,我们是不是做错了?”
听到谢子安的话,谢母心里五味杂陈。
尤其是在楚晏鸣的自私自利衬托下,谢母开始念起谢延安的好。
谢延安不会像楚晏鸣那样,说甜言蜜语哄她开心,但谢延安做的都是实事,关心也是落在实处。
边关苦寒,谢延安还年幼就在边关待了十五年,他作为母亲不关心就算了,还埋怨他给镇北侯府扣上了谋反的帽子,甚至还说出让他死战场的话。
思及此,谢母瞬间红了眼眶,心里的悔恨无限放大,心口一阵抽痛。
“子安,我们对不起你弟弟。”
……
七日后,柳夕雾等人铩羽而归。
直到此刻,他们不得不认清现实,只有谢延安才能击退匈奴。
匈奴不断逼近,皇上一边派兵抵抗,一边调动兵马去寻找谢延安。
柳夕雾和谢子安一样,真正上了战场后,才发觉匈奴到底有多凶残。
可这样的凶残的敌人,谢延安面对了五年,每每想到这里,柳夕雾心中便升起一阵痛楚。
她不敢想谢延安到底要付出多少血和汗,才能在战场上活下来。
就在匈奴即将攻破京城时,皇上派去的兵马在一处荒无人烟的村落,找到了谢延安。
得知这一消息后,皇上命柳夕雾带领一众大臣亲自前往村落,迎回谢延安。
众人在一座简易木屋前,见到了一身粗布麻衣的谢延安。
谢延安冷眼看着柳夕雾和她身后的大臣。
“不必多说,我不会和你们走,也不会上阵杀敌,你们回去吧。”
他话音刚落,就见站在柳夕雾身后的一众大臣跪在他面前,齐声道。
“恳请谢将军出山,拯救大祁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