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说推荐 实时讯息 百科知识 范文大全 经典语录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中国式现代化・榆林实践 | 从书房到城脉——榆阳的书香答案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8-17 12:17:00    

读书,是跨越时空的对话,是点亮心灵的灯火,它无关身份与境遇。近年来,榆阳区倾力打造“15分钟文化圈”,建成9个城市智慧书房、40个图书馆分馆,提升改造19个乡镇综合文化站。这些文化阵地遍布城乡,让居民抬脚可及书香,随时随地能沉浸阅读,为建设全民阅读“书香榆阳”典范城市筑牢根基,让墨香浸润城市每个角落。

书香浸润榆阳“15分钟文化圈”

当越来越多的人在书香中找到慰藉与力量,读书便不再是个体的修行,而是一座城的精神成长,是从笔墨间生长出的文明根系,滋养着榆阳向更深厚、更丰盈的未来走去。

最近一段时间,偶然发现一家藏在榆林城区喜洋洋商场里的静谧天地,能让人享受最惬意的时光,张晓成是一名新闻工作者,工作中经常需要查阅大量的书籍以保证采访稿件的严谨性,所以她经常游走于榆林城区各个角落的城市书房。

张晓成说,“榆林的变化飞快,路网织得密了,商圈亮起来了,连读书的地儿都跟着精致起来。以前想静下心读本书,要么挤书店要么等快递,现在下楼拐个弯就有城市书房。大家互不打扰又彼此陪伴。这大概就是城市该有的样子——跑得再快,也不忘给灵魂留块栖息地。”

在榆阳城市书房,记者见到了正在认真阅读的孙甜琪小朋友,他说道,“暑假的这段时间,我和妹妹几乎每天都会来,我妈妈在这里上班的,我特别喜欢这里,在这能看到很多书籍,学到很多知识,我喜欢《知识大百科》这本书,尤其对恐龙的知识特别着迷,感谢有榆阳城市书房这样的环境,这里安静又明亮,让我们能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领略浩瀚世界的奇妙与精彩,每天都能收获新的知识和快乐。”

王改兰,是2021年星元图书楼一中分校分馆城市书房建成之后在这里工作最久的管理员,也是这间城市书房发展的见证者。从最初书架上稀疏的书籍,到如今分门别类的万册藏书;从起初寥寥几位读者,到现在每天座无虚席的热闹景象。

“看着孩子们在读书中成长,就是最幸福的事。”王改兰说,“我记得小时候妈妈织毛衣时总念叨“腹有诗书气自华”,那时她总在昏黄台灯下翻旧书,书页边缘卷得像波浪。如今的我也把这份执着延续着。”

走进榆阳区沙河路街道办事处综合文化站的图书阅览室,这里窗明几净,整洁又安静,捧起一本书,坐在窗边,便可享受书香带来的静谧。

图书室里“临时诊室” 以书为媒传递健康“老钱你来了!”“上次我预约的那个《本草纲目》回来了吗?”“回来了!”“我给你找,你来得正好刚还回来的。”

钱维兵是一名中医大夫,榆阳区沙河口街道办综合文化站的书房木架旁常能看见他的身影。他总说中医讲究“天人相应”,综合文化站的书就是他观察自然的另一双眼睛。他把书本和自己的学识结合起来,像把两味对症的药材熬成了一碗恰到好处的汤药,达到一加一大于二的成效。

时间久了,文化站的书桌也成了他的临时诊室。钱维兵说,“我经常来沙河路街道办事处综合文化站,在这里能够学到好多知识,我是一名医务工作者,我能将我所学到的知识,转介给更多的人,这是我的初衷,能让更多的人得到健康,因为我想让大家越来越好。”

综合文化站,顾名思义,包含了很多的文化形式,沙河路街道综合文化站集艺术培训中心、老年大学、邻里自习室、图书阅览室、多功能厅等等为一体的综合文化服务体,这样一个庞大的集合体为广大居民提供了一个及其方便快捷的学习体验环境。

榆阳区沙河路街道综合文化站,建成于2022年的10月,面积达4000多平方米,内设有综合办公室自习室图书室、文体活动室等多个功能室。榆阳区沙河路街道综合文化站图书室,目前藏有各类图书7000余册,同时配备有电子阅读设备,可供不同的阅读群体选择。 “我们的自习室,是全市首家由街道建成的全公益类自习室,平时主要服务于辖区的大中小学生,以及考研考公的群体,为他们学习复习和考前充电提供一个既方便又安全舒适的学习场所,到目前为止,我们街道的综合文化站共建成16个文化团体和8支志愿者服务队,平时也会开展一些文艺活动,

截至目前,榆阳区沙河路街道综合文化站共开展各类文艺汇演100余场,累计服务群众人数达到上万人次,既丰富了辖区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同时也促进了邻里和谐,得到了辖区居民的一致好评,推动了基层文化建设落地见效。

墨香铸城脉 书香润榆阳

如今榆林城区的书房早已不是孤单的存在,像春天的花树在榆阳遍地扎根。九个智慧书房是散落在街巷的星星,四十个分馆连成照亮城乡的银河,连综合乡镇文化站都成了田野边的精神粮仓。15分钟的心灵距离里,塔吊的轰鸣与翻书声和谐共生,商圈的霓虹映着窗内的灯火。

当每个赶路人都能在转角遇见一方书桌,当孩子把绘本当成枕边的月亮,当老人在农技书里找到丰收的密码,这座城市才算真正长了风骨。当越来越多的脚步向着书架聚拢,当更多双眼睛在字里行间找到方向,这座城的奔跑便有了更沉稳的底气。因为书香浸润的不只是日子,更是一座城市向上生长的根脉。这些遍地开花的书房,早把 “书香榆阳” 四个字,写进了每个人的日常里。

来源:榆林日报微信公众号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