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78岁的朋克教母帕蒂・史密斯被曝在追中国古偶《五福临门》时,次元壁瞬间被打破。那种震撼程度,简直不输一场超燃的摇滚现场。
曾经让我们熬夜追更的中国网络小说,如今摇身一变,成了老外眼中的心头好。为了弄懂修仙术语,有人在维基百科上疯狂检索;有人熬夜沉浸在 “十级中文听力挑战” 里。
不过,老外阅读中国网文时,问题也随之而来——


图片来源:21世纪英文报
不懂中文的老外,
是如何突破障碍来读中国网文的呢?
1 原来“金丹”不等于“炼金”
德国留学生Lina在读《狐妖小红娘》时,被“金丹期”难住了——德语直译为 “Golden Core Stage”,她误当作是炼金术等级了。后来作者用 “游戏经验值” 打比方,她才弄明白,修仙类似打怪升级。
在《斗罗大陆》英译本里,“魂环”直译为“Soul Ring”。由于缺乏语境解释,Lina 初次看到时一头雾水。现在,一些平台针对 “魂环”“元婴” 等概念,推出注释版译本,还用 “游戏经验值” 类比修仙等级,帮助老外快速理解“打怪升级”的逻辑。

德国女孩在读中国网文。图片来源:豆包AI生图
2 “一炷香”到底有多久?
修仙小说里,“一炷香”“一盏茶”这些独特的时间单位,可把老外们给难住了。有人在论坛着急发问:“一炷香到底是30分钟,还是5分钟啊?”
Wuxiaworld(武侠世界)网站很贴心,制作了“中国时间单位对照表”来科普。但没想到,评论区一下子就热闹起来,新问题如连珠炮般涌现:“那‘弹指一挥间’是几秒?在线等,挺急的!”

“一炷香”和“一盏茶” 图片来源:豆包AI生图
3 原来《鹿鼎记》不是“鹿和大锅”
《鹿鼎记》的书名被译成“The Deer and the Cauldron”,也就是“鹿和大锅”。外国读者看得一头雾水,纷纷猜测:“这本书是讲厨艺,还是讲狩猎的?”
美国读者在Reddit上吐槽《斗破苍穹》里的 “斗气化马”。它被译成 “Fighting Qi turns into a horse”,读者们脑补出赛博机械马的画面。可当看到插画里水墨风的仙侠坐骑时,巨大的文化差异让网友们笑得前仰后合。

《斗破苍穹》书籍封面 图片来源:微信读书
老外看完网文后,都在讨论什么?
1 东方修仙者太酷了
在红迪论坛,网友们热烈讨论修仙体系。好多网友提到,修仙小说里的人物拼命追求永生,这和西方文化中的永生大不相同——西方的吸血鬼能永生,可白天不敢见光,还得天天靠吸血维持生命;再瞧东方的修仙者,一旦实现永生,非但自己上天入地无所不能,甚至还能帮家里人延长寿命,简直太酷了!

东西方文化中“永生”大不相同。图片来源:豆包AI生图
网友们还热衷于琢磨不同的修仙小说里的境界设定。从一个境界突破到下一个境界要经历什么?每个境界又有哪些独特的超能力和特点?大家都在努力探寻这些境界设定背后共通的逻辑,就如同在玩一场超大型解谜游戏,试图揭开修仙世界的神秘面纱。说不定哪天,外国网友真能总结出一套通用的 “修仙指南”呢!
2 解读中式亲情家庭观念
在修真界相关话题的讨论中,网友们开启 “放大镜” 模式,深入分析剧情和人物。《武炼巅峰》里杨开的经历,吸引了众多网友目光。杨开为救家人,只能拼尽全力抗争。这剧情一出现,让外国网友对中国人刻入血脉的家庭亲情观念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武炼巅峰》的主角杨开 图片来源:百度百科
对于不同人物的行为和性格,网友们更是各抒己见,你一言我一语,争论的场面好不热闹!

不少中国网文被翻译成多种语言。图片来源:wuxiaworld网站
3 大学生类比“外门弟子”
在讨论中国网文时,有一个现象十分有趣。网友指出,武侠、武打类小说中,主角常面临道德修养层面的困境,比如秉持着正直、善良、诚信等道德准则的角色,在残酷的江湖争斗中,仍然坚守自己的价值观。这种观点有代表性,反映出外国读者关注到中国网文中道德修养元素的呈现。
还有网友把西方人的日常学习模式,和网文里内门、外门弟子的学习方式作比较,发现外门弟子靠自学,和西方大学的学习模式很像。这体现出他们对网文里文化细节的挖掘与思考。
中国网络文学行业海外市场营收规模持续增长。2023年,这一数字达到43.5亿元,同比增长 7.06%。作品被翻译成英语、德语、西班牙语、泰语等多种语言,进一步拓展了国际传播范围。在游戏和动漫领域,中国网文同样成绩亮眼,为粉丝带来前所未有的沉浸式体验。这种跨次元、跨文化的传播,让全球粉丝领略到中国文化的多元魅力。
从东方玄幻到西方热搜,中国网文正以独特魅力,悄然征服全球读者~~
撰稿:牟家慧 马晓荔
上海滩上洋掌柜(ID:shyangzhanggui)编写
原标题:《新民侨梁 | 什么!修仙小说治好了老外的中文恐惧症?》
栏目编辑:梅璎迪 文字编辑:张家愉
来源:作者:新民晚报 牟家慧 马晓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