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话剧《延乔兄弟》的背后:
一群年轻人的接力与坚守

安庆师范大学原创话剧《延乔兄弟》演出现场。张素清/摄
“在话剧第一幕中,我觉得可以安排陈独秀和李大钊两位人物,手提灯盏在迷雾中相遇,与下一幕中他们相约宣誓建党相呼应。”近日,在安庆师范大学红楼会议室里,该校“敬敷青年”党史宣讲团全体成员进行了一场头脑风暴。现场,汉语言文学专业2023(8)班的程子俊不停地在剧本手稿上划动,不时圈出需要调整的段落,与团队成员们共同修改话剧《延乔兄弟》剧本。
“创作一出好剧”
“同胞们!团结起来,坚决抵制无耻的巴黎和约!团结起来!”2024年6月,安庆师范大学“敬敷青年”党史宣讲团前往安庆市大观区文化馆,为菱湖社区60余名党员表演了原创话剧《延乔兄弟》。剧中李大钊的扮演者、安庆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2023(1)班的屈翔受剧情感染,走下舞台,在观众身边奔走呼告,用精湛的表演和强烈的情感表达再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追求和担当。
陈延年、陈乔年分别是陈独秀的长子和次子,牺牲时一位29岁,一位26岁。2021年,热播剧《觉醒年代》让两人的故事被更多人知晓。
话剧《延乔兄弟》的诞生源于该校汉语言文学专业2020(5)班薛正阳的一次经历。2022年5月30日,《觉醒年代》编剧龙平平受邀做客安庆师范大学敬敷大讲堂,他的讲座让薛正阳第一次深入了解陈延年、陈乔年兄弟的事迹,也让他萌发了创作话剧《延乔兄弟》的想法。
“作为中文专业的学生,编排话剧始终是我的梦想,而编创《延乔兄弟》这部话剧就是实现梦想最好的方式。”薛正阳说,他想做点什么,让延乔兄弟的革命事迹被更多人知晓。
2022年6月29日,受安庆市延乔中学邀请,薛正阳跟随学校“红心相传”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团为学生们带来一场关于延乔兄弟的红色故事宣讲。
“在这场宣讲中,我们新增了历史图片呈现、影视片段播放和情景朗诵等环节,一改传统的‘灌输式’宣讲方式,使用了更加普适化、形象化、生动化的形式。”这是薛正阳对创作话剧所做的第一次尝试。
2023年5月27日,在安庆师范大学一场主题为“艺心跟党走,筑梦新征程”的艺术党课中,薛正阳将“宣讲+话剧”形式的初版《延乔兄弟》搬上舞台,学生演员们生动演绎延乔兄弟短暂而壮烈的一生,打动了在场全体师生。
这次表演让薛正阳等人坚定了“要创作一出好剧”的信念。
薛正阳多次带领团队前往安徽博物院、安庆市独秀园、安庆市烈士陵园等地学习和访谈。2024年3月31日,话剧《延乔兄弟》正式在安庆师范大学菱湖校区大礼堂展演。“前后修改了数十次,融合了宣讲和朗诵的形式,以陈延年、陈乔年两位青年革命英雄为主视角,通过戏中戏和追忆式场景,多维度再现了陈延年、陈乔年的事迹。”薛正阳说。
“我觉得光荣且有意义”
“虽然编演话剧需要耗费很长时间,但是我觉得光荣且有意义。”汉语言文学专业2022(6)班的施捷是剧中陈乔年的扮演者。为了使自己在语气、神态等方面尽可能展现陈乔年的风采,他完整观看了《觉醒年代》,努力学习剧中演员的表演技巧。
施捷的手机备忘录里大多数是他为饰演角色写的心得体会、彩排期间的感受以及演出后的全体大合影。他为陈乔年写下一段话:“后人都说,您是英雄,但我却觉得您是位活生生的人。明知前路坎坷却偏偏迎难而上,即使违背本能,也要挺身而出。”
在2024年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中,“敬敷青年”党史宣讲团联合安庆师范大学大学生记者团“传承延乔精神,汲取奋进力量”暑期社会实践团来到安庆市宜秀区大龙山镇中心社区,通过话剧表演和主题宣讲,为现场的小朋友深入讲述延乔事迹。
“我们要救劳苦大众于水深火热之中!”“我们要救国家民族于大厦将倾之时!”……在社区的舞台上,演员声音坚实,振臂挥舞。“通过话剧表演,现场的小朋友们对延乔兄弟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该校大学生记者团成员陶玉涵说,主题宣讲《走过延乔路》是对话剧《延乔兄弟》进行更深层次补充后的作品。
“陈乔年和陈延年是大英雄!”“我们要向他们学习!”小朋友们现场观看完话剧表演和宣讲后反响热烈。
丢下一粒籽,发出一棵芽
如今薛正阳已经大学毕业,汉语言文学专业2022(7)班的张雨欣接过“接力棒”,继续将延乔兄弟的故事传递给更多的人。
“丢下一粒籽,发出一棵芽。”这是她常对团队成员说的话。
“《延乔兄弟》是我们共同培养孕育的种子,我们期待它在沃土中生根发芽,让这份红色力量在青少年心中愈加茁壮。”张雨欣感慨,话剧融于课堂、融于艺术,是青年学生感悟文化之美的重要桥梁。
2024年4月1日,龙平平再次来到安庆师范大学,对话剧《延乔兄弟》的创作表示了肯定,鼓励团队继续演好这出戏。作为该剧本的新编剧,程子俊表示,他将依旧围绕延乔兄弟展开更多创作,更关注话剧本身的色彩张力,多视角铺设,全方位展示有血有肉的革命先辈形象。
“艺术具备情感性、形象性、趣味性和愉悦性等特点,在育人目标、育人形式等方面与思政教育紧密联系、相互补益。安庆是一片红色沃土,我们将充分挖掘艺术中的思政元素,以艺载道、以‘美’润心,激发思想引领新活力,让思想政治引领工作既接地气、又聚人气,行在路上、走入内心。”安庆师范大学团委书记汪洋说。
话剧《延乔兄弟》的诞生和延续,是安庆师范大学始终坚持“面向人人”的美育工作的缩影。近年来,该校青年师生通过改编《活着》《四世同堂》等经典剧目,创作《王步文》《刘文典》《信念》《好人李记》等原创剧目,将思想政治教育与审美教育有机融合,潜移默化做好党的创新理论宣传和阐释。学校创编的话剧先后获得全国第五届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艺术表演类一等奖、优秀创作奖,第二届中国校园戏剧节优秀剧目奖等省级及以上奖项20余项。(王忠妮 刘子阳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王海涵 王磊)
来源: 中国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