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月27日早上10点,2025数博会专业展现场,人流如织。在中国铁塔展位内的一块实时跳动着火险预警信息的大屏前,围满了驻足凝神的观众。
“3分钟内分发飞行任务并启动最近的机巢无人机,5分钟内飞抵目标区域完成核查;哪怕在‘弱网’‘无网’环境下,5分钟也能快速搭建起覆盖22平方公里的自组网络……”讲解员话音未落,现场已响起阵阵惊叹。

这里是2025数博会专业现场,也是贵州智慧森林防灭火系统接受“检阅”的平台。
贵州,森林覆盖率62.81%,88个县中有76个属于森林火灾高风险区。山高林密、地形复杂,一旦发生火情,传统通信手段容易“失聪失明”,火情信息核销困难、指挥调度效率低下,成为森林扑火工作中的痛点。
“过去火情信息传递靠‘跑’,指挥调度靠‘喊’,现在我们要让数据‘跑起来’,让火险‘看得见’。”中国铁塔贵州省分公司行业经理王一翰说道。
2024年10月,这套集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云计算等技术于一身的智慧森林防灭火系统正式上线。它不只是单一的技术展示,而是一张覆盖省、市、县、乡、村五级的“智慧防火网”。

系统以“科技+服务”模式推进林火监测智能化、信息获取精准化、指挥调度科学化。尤其引人注目的是其强大的通信保障能力,通过无人机移动机巢、自组网设备、高位视频监控、卫星遥感等“空天地”一体监测手段,实现火情“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
截至目前,该系统已在黔东南州施秉县和黔南州罗甸县的156个村投入使用,累计识别火点5200余个,无人机巡护出动架次超9200次,每天有160架无人机在全省重点林区飞行巡检,效果显著。
“我们融合了应急、林业、气象、消防等多部门数据,设置七大功能板块,从预警到调度,从资源管理到重点保护,全部实现信息化运作。”据王一翰介绍。该系统率先打通五级通信壁垒。省级主建系统,县级主配设备,音视频通信网络直接部署至村,一旦发生火情,系统自动推送热点报警信息、周边救援力量、取水点位置等,指挥中心“一屏掌控”。
更令人惊叹的是,该系统在“无网”环境下依然高效运转。通过铁塔370M固定站、无人机搭载中继设备等方式,即使在通信盲区,也能快速搭建临时网络,确保火场信息实时回传。“信号通了,指挥就更准了,救火就更快了。”现场一位来自四川省的应急系统工作人员感慨道。

展台一侧,一台与机器狗搭档的无人机同样引人注目。“在设计中,我们充分考虑了实际需求与科技应用的结合。无人机能够高空俯瞰、快速响应,智能机器狗则能进入狭窄空间,搭载无人机设备,可解决无人机续航短的难题,执行抢险救火、地震救灾等特殊任务。”王一翰说,机器狗与无人机二者相互补充,与救援人员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人机协同体系。
从“人防”到“技防”,从“信息孤岛”到“一网统筹”,贵州正在用科技之力重塑森林防灭火体系。这片青山深处的“智慧防火墙”,正悄然守护着贵州的绿水青山。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黎娅茹
编辑 罗昌
二审 杨唯
三审 胡丽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