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说推荐 实时讯息 百科知识 范文大全 经典语录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今天4时34分,襄阳正式进入……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8-23 07:33:00    

【来源:襄阳日报】

四时俱可喜

最好新秋时

今天(8月23日)4时34分

我们迎来秋天的第二个节气

处暑

如果说秋天有个华丽的开场

那一定是在处暑

“处”者,去也

风过雨停,热浪渐渐退去

木叶动秋声,清风徐来

大地便有了秋的味道

月亮湾公园 全媒体首席记者杨东 通讯员郑伟 摄

处暑·三候

一候鹰乃祭鸟

处暑之日“鹰乃祭鸟”,说鹰自此日起感知秋之肃气,开始大量捕猎鸟类。先猎之物要陈列为祭,古人称之“义举”。

二候天地始肃

后五日“天地始肃”,这个“肃”是“肃清”,树木开始凋零,天气因“肃”而清。

三候禾乃登

再五日“禾乃登”,禾是五谷各类,天气肃清后,庄稼才有收成,成熟曰“登”。

资料图片 通讯员 郑新涛 摄

处暑习俗与养生

处暑之后,北方暑气渐消,秋意渐起。

人们说,“七八月看巧云”。到了农历七八月,天空的“颜值”迅速地增高了,令人赏心悦目的云多了。要么是丝丝缕缕的卷云,要么是清清淡淡的淡积云。此时的天空疏朗明净,正是人们出游赏秋的好时节。

登云湖的云。全媒体首席记者 杨东 摄

对于沿海的渔民来说,每年处暑时,也是休渔期结束的时节。渔民们经过一段时间的休整和准备,怀着对新渔季的期待和憧憬,迎来开渔节。

一艘艘渔船驶向大海,千帆竞发,场面壮观。

浩浩荡荡的渔船,纷纷驶向大海。图源:南方+客户端

处暑时节,酷热逐渐减轻,慢慢转向干燥的秋季,人体易受到“燥邪”的侵扰,出现口唇干裂、咽喉肿痛等症状,虽不甚严重,却足以扰得人心神不宁。于是,民间多有食疗滋补之法。

民谚有云“七月半鸭,八月半芋”,人们认为农历七月中的鸭子最为肥美营养,鸭肉味甘性凉,清热去火,很适合作为处暑时祛燥的食物。

在烹饪鸭子方法最齐全的南京,人们按着时令吃鸭,处暑最适宜的是用萝卜和麻鸭煨汤,做成清热润肺的萝卜老鸭煲。

图片来源:小红书网友

鸭子是补虚上品,酸梅汤则是消燥灵丹。北方人的酸梅汤以山楂为主料,江南人则是以乌梅做主料。江浙一带盛产的小青梅,自然晒干后,用木炭熏制成乌梅。

制酸梅汤可简可繁,简单的方法便是拿乌梅加上冰糖,加水一起煮。如果想讲究一点,还可加入甘草、陈皮、鲜薄荷、玫瑰茄等配料。

酸梅汤煮好后放凉,喝起来酸中带甜,实在是沁人心脾,犹如清凉的细雨落在心头。

图片由AI生成

根据气象数据显示

在处暑期间

也常常会有高温出现

所以民间有

“大暑小暑不是暑,

立秋处暑正当暑”的说法

大家还是要注意防暑降温哦

来源:襄阳日报综合;

编辑:陈忱;校对:王晶;

审核:释喻;终审:刘志国;

运营:襄阳融媒体中心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