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晚报5月7日讯(全媒体记者 祝林灿 通讯员 张栋)近年来,长沙以“高效办成一件事”为牵引持续深化政务服务改革,围绕“打造全国样板、树立长沙典型”工作目标推动越来越多的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办、一门办、就近办。
为进一步提升企业群众办事“获得感”,今年3月,长沙市行政审批服务局印发《全面加强政务服务渠道建设打造政务服务“全市一个厅”工作方案》,持续创新改革举措,打破地域阻隔、部门梗阻和数据壁垒,让企业群众在全市任意政务服务大厅办事都能只进一门、一网通办、一次办成。
《方案》明确,2025年底,高频政务服务事项60%实现综窗受理、全市通办;到2026年,率先全省实现任一区县(市)级以上政务服务中心可“综窗受理”所有依申请政务服务事项。
深化综窗改革,实现群众办事“只进一门”
“今天不用跑市里,在长沙县政务大厅就能直接办好二手车经营主体备案了。”二手车经销公司工作人员刘先生透露,过去需要跑到市政务服务大厅办理二手车经营主体备案,现在可以在临近公司的政务大厅直接办理,减少了跨区域来回跑动带来的麻烦。
市行政审批服务局联合医保、不动产、住房公积金等高频事项职能部门,全面分析业务流程,逐一查找通办堵点,通过部门联动、流程再造和制定《全市一个厅业务操作指引》,明确直接办理、全程网办、代收资料、授权委托、多地联办五种通办方式,对办理流程进行规范。
特别是今年4月,长沙市政务服务大厅聚焦“一窗受理”政务服务事项扩面增效进一步深化综窗改革,通过细化事项梳理、优化窗口设置、强化人才培养、深化系统融合等一揽子举措,推动工程建设、市场准入和社会事务三大类综合窗再整合、再提升,分类推动各类政务服务事项向综合窗口集中,设立“一网通办”(全市通办)综合受理窗。
同时,市政务服务中心按照“窗口通办”“全程网办”“就近好办”三种模式,梳理医保参保登记、不动产换证登记、住房公积金提取等第一批《长沙市政务服务“全市一个厅”已通办事项目录清单》402项,真正实现企业群众办事“一地申请、一张表单、一套材料、一次办理”。
突出数字赋能,实现政务服务“一网通办”
近年来,长沙市一体化政务服务能力由“高”组别提升至“非常高”组别,标志着长沙市一体化政务服务能力迈入全国“第一梯队”!通过数字化改革与机制创新,有效整合线上线下的资源,以“一网通办”系统为支撑,不断推动政务服务大厅高频受理的事项实现全程网办。
今年,长沙聚力加强政务服务渠道建设,将进一步统筹省、市“一网通办”系统优化提升,坚持问题导向,深入推进更多高频事项由线下服务向全链条线上服务转变,让企业群众通过线上“全市一个厅”,全流程实现网上申报、材料提交、结果反馈和监督评价。
构建完善15分钟政务服务圈建设
今年,长沙将进一步推动政务服务向基层延伸,因地制宜推动一批群众高频办理的市本级政务服务事项依法依程序赋权区县(市)级实施,依托邮政网点、医疗站点和商业综合体等,推动设立“政务+金融(邮、医、商)”合作服务网点,将用水和用电账户过户、参保信息查询等日常高频、简易操作的政务服务事项前移至物业公司、邮政网点和商业综合体。同时推动公积金和不动产登记等热点事项,依托银行网点设立集成服务点,通过授权委托等方式,让企业群众享有更加便捷、高效的一站式服务体验,推动数字孪生、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在政务服务领域应用,建设特色更加鲜明、功能更加齐备的政务服务驿站,进一步构建完善“15分钟政务服务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