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说推荐 实时讯息 百科知识 范文大全 经典语录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被使用最多的应用,是这3款国产AI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2 12:33:00    
澎湃新闻记者 杜海燕 孔家兴 王亚赛 卫瑶

实习生 陈炜漫

如果说2024年还有人在争论“AI时代”究竟到来与否,那么2025年,这个问题的答案似乎已经不言自明,AI正实实在在地融入并影响越来越多普通人的生活。


澎湃新闻·对齐Lab第二年发起人工智能公众态度调查,追踪调查大众如何使用和看待AI。追踪调研于2025年1月-3月期间,通过澎湃新闻网公开发布,并结合定向样本库进行投放,共回收1821份有效样本。样本覆盖全国31个省市287个地区,00后受访者占三成以上,出生在1970年之前的人群约占11.7%。报告原文可以从文末链接下载。

2025年1月,中国国产AI大模型DeepSeekR1在上线后迅速火爆全球。

“DeepSeek可能是个国运级别的科技成果”,游戏科学CEO冯骥在体验DeepSeek-R1 5天后发了一条长微博。他认为一个AI大模型能做到“强大、便宜、开源、免费、联网、本土”以上任意一条都是了不起的突破,DeepSeek同时都做到了。

大洋彼岸的科技巨头们坐不住了。OpenAICEO山姆·奥特曼认为DeepSeek是一个“强有力的竞争对手”,为了“不被(竞争对手)超越,每天都有压力”。

当一款国产AI大模型被海外科技公司巨头拿来对标自己的明星产品时,游戏规则其实已经发生了改变。之所以许多人把DeepSeek发布称作“中国的ChatGPT时刻”,是因为当下中国老百姓与AI的距离从未如此之近。

这不禁让人产生好奇,一个即将人人触手可及的AI时代,对中国人来说意味着什么?

国产AI崛起,

刷新普通人的“AI时刻”


DeepSeek等国产AI火了以后,刷新了许多人的认知。在我们的调查中,有接近一半(47.5%)的人认为“DeepSeek-R1发布”是近一年中自己认知中的“AI时刻”。另一个让人印象深刻的事件是“百度无人驾驶品牌萝卜快跑在武汉市大规模投入运营”。


与上一年的调研相比,普通人的AI高光时刻,出现了更多中国的身影。在上一年的调研中,排在前五位的AI标志性事件如ChatGPT发布、AlphaGo战胜人类等,无一例外都指向了美国公司和旗下的产品。

这一点,在受访者判断与AI有关的错误表述时被进一步佐证。最多数的人(61.6%)能够指出DeepSeek并非一家美国公司的AI产品。

俗话说百闻不如一见,国产AI火了之后用的人也更多了。在调查中,普通人亲自使用、亲自体验AI的占比较上一年调研时增长了约9倍,是涨幅最大的“AI时刻”。

去追问受访者过去一年常用的AI工具可以发现,其中有三分之二都是国产AI产品。受访者使用频率最高的三款产品是豆包、DeepSeek和文心一言,都是基于通用底座大模型的聊天机器人。AI图像视频生成领域的国产自研AI产品,只有即梦AI、可灵上榜,但使用比例都超过了此前全球大火的Midjourney。


大多数受访者使用AI的场景主要集中在文本写作、搜索查询领域。跟2024年3月的调研结果相比,用AI写代码、查资料的热情激增,使用过的比例增幅高达369.7%和125.0%。


使用场景的变化与AI产品的风向有关。例如,DeepSeek被接入到了多家平台的搜索功能,包括多家央企、多地政务系统和微信这样的国民级应用。再比如Cursor、Trae等AI编程工具的出现,让写代码更加简单。

值得关注的是,与上一年调研相比,受访者使用图像、视频生成处理类的AI产品比例明显下降。很多厂商从产品侧考虑,将图像生成能力嵌入通用聊天机器人产品(如豆包),用户使用图像生成功能的入口被集中到了聊天机器人产品中。而且,随着通用大模型的能力不断加强,垂类大模型的生存空间也进一步被挤占。例如最近ChatGPT推出的4o生图功能,让很多图像生成领域的创业者感到不安。

了解AI的人变多了,

不快乐的人也更多了

技弄潮儿们可能会有些许失落,AI已经不再是自己独有的谈资。有网友说,DeepSeek春节前大火,自己的七大姑八大姨都会来和自己battle几句。

这一方面体现出了解AI的人的确越来越多了。在澎湃新闻·对齐Lab的调研中,只有4.5%的受访者认为自己不了解AI。而对AI非常了解的人群占比,较上一年调研翻了个倍。


与了解程度类似,AI对人群的渗透也变得更广更深。从地域分布看,三四五线城市、农村地区的受访者开始更多了解到了AI。从年龄层来看,上至70、60后,下至00后,了解AI的人都在变得越来越多。

而在调研里的判断题中,各年龄段受访者对于DeepSeek的认知水平是最整齐的:能够判断出“DeepSeek是一家美国公司的AI产品”是错误选项的人在各年龄段均达到了60%左右,是所有判断题中回答标准差最小的。这也可以侧面说明,DeepSeek这样的国产AI,获得了老幼皆知的破圈级知晓度。

腾讯元宝在农村刷墙写推广标语。图片来源:南方+。



互联网大厂的经验是“得农村者得天下”。3月底,腾讯元宝下乡刷墙图在网络走红。乡村围墙被刷上蓝底白字的“母猪产后护理难,问腾讯元宝”等字样,非常“接地气”。南方+记者从知情人士处获悉,腾讯元宝团队发现农民对某些专业问题场景有很强的解答需求,希望通过腾讯元宝实现AI平权、技术普惠。

当我们进一步去追问人们对于AI的感受时,浮现出的是一种既期待又焦虑、喜忧并涨的拧巴心态。一方面,大多数受访者对AI表现出惊喜、期待的积极态度。但随着了解的深入,对AI的期待在下降,麻木和厌倦在上升。个别受访者会用“蛮荒时代”“滥用”这样的字眼来形容自己当下对AI的感受。


一些侧面故事或许可以窥探人们对于AI的复杂情感。“湃客·AI开箱”和“对齐Lab”采访了100个与AI打交道的普通人,有人把“利用AI糊弄‘0元购’的甲方”当作人类“驯化”AI的时刻,也有人把“人工筛选AI提供的信息”比作AI让人“做牛做马”的时刻。SlackWorkforceLab一项覆盖全球15个国家,1.7万名受访者的调研显示,不同国家的打工人对于AI帮他们干活的热情都在减退,出现了又爱又恨的感受。

这种复杂的情绪还体现在,人与AI的连接感更强了,尤其是当你有求于它的时候。一个典型的场景是在工作中使用AI,当AI的完成度超过你的预期,你就会感到惊喜、期待。当AI给你制造麻烦、越帮越忙时,你就会感到厌恶、下头。

但不可否认的是,在两次调研1年多的间隙里,AI的各种能力得到了飞速的提升。尤其是以DeepSeek为代表的国产AI产品,让更多的人手把手用上了AI。

3月31日,OpenAI宣布筹得400亿美元融资,投资后估值达到3000亿美元。这也是OpenAI历史上最大规模的私人融资之一。这样规模的天量融资,可能又将加剧AI领域的竞争。




本期编辑 邹姗



图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