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观察者网 山猫】
建造中的日本新型海上反导舰又有新动向,据“海军新闻”(Naval News)网站7月7日报道,美国洛克希德·马丁公司当天向日本防卫省交付了首批用于“宙斯盾系统搭载舰”(日语:イージス・システム搭載艦,英文Aegis System Equipped Vessel,缩写ASEV)的舰载设备,其中包括由四部AN/SPY-7(V)1有源相控阵天线组成的雷达系统。
洛克希德·马丁公司官方发布的一份新闻稿件中表示,这批设备在“严格的验收测试”后,通过三菱公司根据直接商业销售模式完成交付。负责多域作战解决方案领域的洛马副总裁钱德拉·马歇尔称,这套雷达天线今年在新泽西州莫里斯敦的生产测试中心进行全面系统集成和测试后交付,以降低集成风险并确保“按计划服役”。

交付日本的AN/SPY-7(V)1雷达天线阵面正在测试设施中进行吊装 洛克希德·马丁公司
日本于2017年决定从美国引进两套“陆基宙斯盾”,以“应对朝鲜的核武器和弹道导弹威胁”,2018年确定将其部署于山口县与秋田县,由陆上自卫队负责管理和操作,选用由洛克希德·马丁研制的AN/SPY-7雷达,而非老式的AN/SPY-1,也非雷神公司研制、用于“阿利·伯克”级FlightⅢ批次驱逐舰的AN/SPY-6。但在这之后,随着设施选址和助推器掉落区域等一系列问题,2020年6月,时任日本防卫大臣的河野太郎宣布,暂停两部“陆基宙斯盾”设施的建设部署。

(资料图)位于罗马尼亚德韦塞卢军事基地(第99军事基地)的美军“陆基宙斯盾”是首个投入实用的此类设施,配备的是AN/SPY-1D(V)无源相控阵雷达和48单元Mk41垂直发射装置 美国海军
由于反导拦截的需求仍然存在,另一方面美方表示日本采购“陆基宙斯盾”关键组件,包括雷达的货款“不予退还”,因此日本不得不考虑海上替代方案,以充分利用已经采购的“陆基宙斯盾”关键组件,其中包括但不限于部署在海上钻井平台、改装后的民用货轮和海上自卫队舰艇搭载等方案,最终在2020年底决定新建两艘海上自卫队舰艇,安装已经采购的“陆基宙斯盾”相关子系统,由海上自卫队操作执行反导任务,编制上独立于海上自卫队现有的水面主战部队“护卫队群”。简而言之,在这一系列变化之后诞生的“宙斯盾系统搭载舰”,本质上是某种相当离谱的“海上陆基宙斯盾”。

当时NHK报道中防卫省提出的几种替代方案:舰艇搭载方案分为新建搭载全套系统舰艇的一体式方案和岸上设置雷达、改装现役舰艇发射拦截弹并用(E2D预警机等保障)数据链通信的分体式方案;海上石油平台方案又分为全固定平台方案和可移动浮动平台方案
日本防卫省在2022年底发布的2023财年预算请求文档中,正式列入了建造“宙斯盾系统搭载舰”的首批资金2208亿日元,计划在2027财年和2028财年年末分别服役一艘“宙斯盾系统搭载舰”,2023年分别与三菱重工(负责建造首舰)和日本海洋联合公司JMU(负责建造二号舰)正式签订舰体、动力装置和详细设计的相关合同。在最初的设计中,这两艘“宙斯盾系统搭载舰”的排水量一度超过2万吨,因此也被外界称为“令和大和”,最后修改为约190米长、25米宽、标准排水量1.2万吨的最终方案,明显大于现役“宙斯盾”防空导弹驱逐舰的8000余吨。不过根据目前日本互联网上的相关动态显示,尽管举例首舰计划交付已不足两年半事件,但负责建造首舰的三菱重工长崎造船厂中仍未出现可以确认的相关舰体分段。

官方版本“宙斯盾系统搭载舰”渲染效果图 日本防卫省
AN/SPY-7有源相控阵雷达衍生自部署在阿拉斯加的洛克希德·马丁“远程识别雷达”(LRDR),其陆基可移动版本AN/TPY-6则被美国导弹防御局(MDA)选中作为构建关岛反导体系的一环。此次交付的这套SPY-7也是首套用于海上舰艇使用的雷达,除两艘日本“宙斯盾系统搭载舰”外,未来的加拿大“河流”级驱逐舰(英国26型驱逐舰的衍生型号)和西班牙F-110护卫舰也将安装SPY-7系列雷达。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