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说推荐 实时讯息 百科知识 范文大全 经典语录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情绪两极化可能患双相情感障碍 医生:此病好发于年轻群体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3-31 12:02:00    

情绪两极化可能患双相情感障碍

医生:此病好发于年轻群体,易被误诊为神经衰弱

在我们的生活中,有一种精神疾病悄然影响着许多人的生活,它就是双相情感障碍。3月30日是世界双相情感障碍日。“高复发率、高自杀率、高共病率是双相情感障碍的主要特点,好发于年轻群体,总体平均发病年龄为15岁至19岁。”30日,福州市第二总医院神经精神病防治院双相情感障碍科医生肖翔呼吁,社会各界要关注青少年“情绪不稳定”背后的蛛丝马迹,争取在病发早期做到诊疗。

据介绍,双相情感障碍又称为躁郁症,被冠以“天才病”。是一种以情绪极端波动为特征的精神疾病,它之所以被称作“双相”,是因为患上这种精神疾病的人,会在抑郁与躁狂两极“反转”。躁狂期时,患者会极度兴奋,精力充沛,思维活跃,自信心爆棚,甚至冲动消费,夸大妄想。抑郁期时,又会情绪低落,对生活失去兴趣,严重时甚至出现自残或轻生的想法。

目前,双相情感障碍的病因尚未完全明确。研究认为,生物、心理和社会环境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于其发病过程。

统计数据显示,双相情感障碍患者的自杀风险是普通人群的10倍,25%至50%的患者曾有自杀行为,11%至19%的患者最终自杀身亡。特别是年轻患者,首次诊断后的第一年,自杀风险尤为高。值得关注的是,双相情感障碍容易误诊,轻躁狂常被忽视或误认为“精力旺盛”或“性格开朗”。此外,共病焦虑、强迫症状也会掩盖核心表现,易被误诊为神经衰弱或躯体疾病。

“对于双相情感障碍患者来说,及时到正规医院进行对症治疗,以及有效的情绪管理至关重要。”肖翔强调,虽然目前双相情感障碍还没有根治的方法。然而,通过规范的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大多数患者的症状可以得到有效控制。

对于双相情感障碍的病人来说,春暖花开时节是个危险的季节。春天万物勃发,但也意味着剧烈波动的天气、日照时间拉长、人体代谢加速等,这些都驱使人体需要调动神经内分泌系统去应对这种变化。精神疾病患者因为脑调节功能弱,更容易出现昼夜节律紊乱、睡不好觉等问题,需要家属及时给予关注。(记者 林文婧 通讯员 林佳荔)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