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说推荐 实时讯息 百科知识 范文大全 经典语录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宁波银行:不良率持续低位,上半年总资产增幅超10%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8-29 11:26:00    

正值上市银行中期业绩密集披露期,8月28日晚间,素有城商行“优等生”之称的宁波银行(002142.SZ)交出一份稳健答卷。

继年初跨过3万亿元大关后,宁波银行资产规模在2025年上半年实现两位数增长。中报显示,截至2025年6月末,公司资产总额3.47万亿元,比年初增长11.04%;存款总额20764.14亿元,比年初增长13.07%;贷款及垫款总额16732.13亿元,比年初增长13.36%。

资产稳健增长的同时,上半年宁波银行经营业绩取得稳步提升:实现营业收入371.60亿元,同比增长7.91%;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47.72亿元,同比增长8.23%。与此同时,经公司董事会审议通过中期利润分配预案,该行拟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3元(含税)。

宁波银行在中报中表示,2025年上半年,面对行业息差收窄、盈利承压的挑战,公司始终坚持党的领导,根据董事会制定的发展战略,坚持实施差异化的经营策略,秉承“真心对客户好”的理念,努力用专业为客户创造价值,持续提升服务质效,深入推进数字化建设,完善风险管理体系,经营业绩稳健向好,高质量发展基础得到进一步夯实。

盈利来源多元化,非息收入占比进一步提升

低利率环境下,银行业普遍面临息差收窄、利润承压等挑战。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下称“金融监管总局”)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截至二季度末,商业银行净息差1.42%,较一季度下降0.01个百分点。其中,城市商业银行1.37%,与一季度持平。

面对行业压力,宁波银行的解局之策是优化盈利结构。据悉,上半年宁波银行继续聚焦经营主线,持续优化业务结构,强化集团联动与业务板块协同,扎实推进精细化管理,营收盈利表现良好,经营效能稳步提升。

中报显示,上半年,宁波银行实现利息收入1025.85亿元,同比增长13.02%。利息净收入257.26亿元,同比增加25.72亿元,增长11.11%。净息差则为1.76%。

而在非利息收入方面,宁波银行上半年实现非利息收入114.34亿元,在营业收入中占比为30.77%。与年初对比,占比进一步提升。

上述成绩背后,是宁波银行对盈利来源的拓展。据悉,宁波银行始终致力于打造多元化的利润中心,目前在公司本体有公司银行、零售公司、财富管理、消费信贷、信用卡、金融市场、投资银行、资产托管、票据业务9个利润中心;子公司方面,永赢基金、永赢金租、宁银理财、宁银消金4个利润中心,各利润中心协同推进,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

风控卓有成效,不良率连续多年低于1%

保持业绩增长的同时,稳住资产质量亦为应有之义,“经营银行就是经营风险”便是宁波银行一直坚持的理念。

据悉,宁波银行持续实施统一的授信政策、独立的授信审批,不断升级风险监测体系,强化全流程的风险管理。同时,该行持续推动资本精细化管理,构建完善的资本管理体系,保持资本合理充足,优化公司资源配置,有效提升风险抵御能力。

中报显示,上半年宁波银行资产质量保持平稳。截至2025年6月末,公司不良贷款余额126.88亿元,不良贷款率则为0.76%,已连续多年低于1%。

与此同时,宁波银行保持了领先的风险抵御能力。截至2025年6月末,该行,拨备覆盖率374.16%;资本充足率15.21%,一级资本充足率10.75%,

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9.65%。

根据金融监管总局公布的数据,2025年二季度末,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1.49%,拨备覆盖率为211.97%。分机构类来看,城市商业银行不良率1.76%,拨备覆盖率则为185.53%。

数字化赋能经营管理,商业模式迭代升级

行业环境持续变化,数字化浪潮正重塑商业银行的发展模式与未来图景。对于银行而言,加快科技转型以赋能经营管理,是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据了解,宁波银行聚焦智慧银行的金融科技发展愿景,发挥开放银行金融服务方案的优势,持续加大投入,依托“十一中心”的金融科技组织架构和“三位一体”的科技研发体系,推动金融与科技融合发展,通过金融科技驱动助力商业模式迭代升级,实现为业务赋能、为客户赋能的目标。

在科技提升风控效能方面,公司持续推进大数据风控平台开发应用,整合行内外数据、资源,融合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通过商业智能、指标血缘追踪、知识图谱之间的技术互通,实现风险识别更精准、决策支持更高效、管理流程更协同。同时,持续推进新一代信用风险管理系统开发,进一步提高信贷业务支持能力和前台操作效率。

与此同时,上半年公司坚持以客户为中心,紧跟市场需求,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端对端”服务与解决方案。

例如,焕新升级鲲鹏司库、五管二宝等多款产品,鲲鹏司库2.0升级为“咨询全方位+业务全覆盖+风险全管控+海外全连接+系统全开放+使用全陪伴”的六全服务体系,财资大管家2025版升级为“8个易用模块+4大应用平台+N项金融科技保障”服务体系,助力企业数字化管理。升级推出数字人力3.0,打造人力资源数字化管理系统,精准施策,助力老板决策更清晰,人力管理上台阶,财务效率加速度,为客户创造价值。

续写金融“五篇大文章”,锐意布局新篇章

商业银行的高质量发展,不仅在于经营,更需将社会责任视为担当。卓越的经营能力与社会责任相辅相成,铸就银行长期价值的统一体。

2023年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指出,要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旨在通过差异化金融服务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宁波银行秉承“公平诚信,善待客户,关心员工,热心公益,致力环保,回报社会”的社会责任观,坚守服务实体初心,用专业担当社会责任。2025年上半年,公司围绕国家战略导向,紧扣金融“五篇大文章”工作要求,持续创新金融产品、优化服务模式、强化系统建设、助力低碳转型、投身公益慈善、加强宣传引导,以实际行动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金融力量。

科技金融方面,公司积极响应国家推动科技创新、培育新质生产力战略要求,持续完善科技金融服务体系,依托组织架构升级与生态体系建设,为科技型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金融服务,助力企业发展。

上半年,公司设立一级部门科技金融部,由科技金融部联动投资银行部、授信管理部,为科技型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服务;在重点区域设立科技金融专营团队,配置专业人员,专项支持区域内科技企业服务,提升服务精准度与覆盖面。公司扎实推动创新、驱动发展,重点打造科创企业、股权基金及投资并购三个生态圈,深度聚焦科创企业核心需求,围绕“资金链、技术链、产业链、供应链”四大方向,提供全方位、全流程、专业化服务。

绿色金融方面,公司持续完善绿色金融制度建设,支持绿色、低碳、循环经济发展,切实提升绿色金融服务质效。截至2025年6月末,公司绿色贷款余额688.14亿元,较年初增加182.70亿元;累计发放碳减排贷款15.9亿元,共计可带动碳减排量23.14万吨二氧化碳当量。2025年上半年,公司新发行5只绿色债券,发行金额70亿元,其中公司主承份额2亿元;投资57只绿色债券,持有余额26.26亿元。

普惠金融方面,上半年,公司从小微企业的实际经营场景出发,精准聚焦细分客群需求,为进出口企业提供线上纯信用融资产品“出口极贷”,为制造业、商贸类行业客户提供“线上小微贷”“设备之家”等特色化产品和服务方案,为专精特新、科技创新企业提供“资金赋能为主,技术链、产业链和供应链赋能为辅”的针对性服务。同时,扎实开展企业走访,做深做实支持小微融资协调机制,及时响应小微企业融资需求。截至2025年6月末,公司普惠小微贷款余额2143.43亿元,普惠小微户数23.44万户。

养老金融方面,上半年,公司持续强化养老金融支撑体系。养老产业方面,加大银发经济经营主体和产业集群发展的信贷投放力度,截至2025年6月末,公司养老贷款余额7.9亿元,较年初增长273%;养老金规划方面,累计上架个人养老金产品170款,满足不同年龄段、不同风险偏好客户的个性化养老投资需求,研发商业养老金系统,拓宽养老客群的投资选择;养老服务方面,面向中青年开展“科学备老”系列活动并提供养老规划方案,面向老年客群开展防范诈骗、非法集资宣教,守护“养老钱袋子”,通过文艺活动、健康问诊等多样化形式提升银龄幸福感。

数字金融方面,公司聚焦智慧银行的金融科技发展愿景,秉承“系统化、数字化、智能化”发展理念,以“融合创新,转型升级”为战略方向,运用金融科技提升服务质效,通过数字化服务模式提升实体经济赋能效能,深化金融机构责任担当。

上半年取得的成绩,折射出宁波银行独特的核心竞争力,这亦是该行持续稳健前行的新动力。展望未来,宁波银行正以更加锐意的姿态布局新章。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