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说推荐 实时讯息 百科知识 范文大全 经典语录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市农科院援建示范园推动“技术输血”变“自主造血” 苏绵携手十七载 园区焕发“科技春”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6 05:19:00    

【来源:镇江市人民政府_区县动态】

正值田管关键期,远在四川省的“绵竹江苏高效农业示范园”内一派火热景象,智能滴灌系统正为刚定植的桃苗输送水分、新品种的梨正在嫁接老树……这是市农科院灾后援建的农业园区,经过多年深耕细作,通过构建“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的发展体系,进一步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化转型,助力园区增效提质与产业转型升级协同发展。

“桃苗种下去之后要进行定干,让基部芽点更有爆发力,能够迅速成苗。”今年3月初,市农科院原副院长、二级研究员刘照亭结合果树的生长特性,一边手握剪刀,一边指导果农在小苗定干、花果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多加注意。这是市农科院组织专家团队服务园区发展的缩影。

“绵竹江苏高效农业示范园”是江苏省对口支援汶川“5·12”大地震绵竹灾后恢复重建工作的重要项目之一。自2008年开始建设以来,苏绵两地携手耕耘,项目实施单位镇江市农科院有序、高效推进园区建设,三年建设任务两年完成。为更好地发挥援建成果引领作用,近年来,当地启动了“绵竹江苏高效农业示范园”提档升级改造项目,并与镇江市农科院签署了《绵竹市特色产业技术服务协议》,对园区进行更新改造和品种技术优化升级。

面对园区品种退化、树体老化等瓶颈问题,2023年起,市农科院专家团队2年内5次赴绵开展技术攻坚,针对桃树、梨树、葡萄等修剪技术进行现场示范,积极推广“高接换种”“高光效树形”“光调控修剪”等技术;在葡萄、梨、草莓、桑葚等水果种植方面改种或增加“妮娜女王”、早熟梨苏翠1号、“黑珍珠”等新品种,助力果园可持续发展。

作为专家团队成员之一,市农科院生态农业研究室副主任毛妮妮介绍,除了针对果树的栽培与修剪技术进行现场教学,其间,专家团队还与园区工作人员、种植户、当地农业农村局工作人员,就园区升级改造、产业链延伸等问题进行探讨,旨在通过引进优质品种、完善基础设施、加强品牌建设、拓宽宣传渠道等措施,进一步提升示范园区的综合经济效益。此外,专家还针对当前果树产业轻简化、绿色化生产和精准化管理及机械化、智能化应用等,提出了意见建议,进一步推动园区实现现代化发展。

葡萄种植采用省力化的“飞鸟式”栽培模式、桃种植采用宜机化的“Y形”和“倒个形”树形、草莓采用高架清洁化生产,村民谭绍华指着葡萄藤感慨:“当年江苏专家教我们种‘夏黑’,现在新品种新技术又让效益翻番,日子比葡萄还甜!”据统计,17年来,该示范园累计开展田间技术指导200余场,园区如同移动的“田间课堂”,培训农技骨干超千人次,培育出30余名“土专家”,进一步实现‌“技术输血”到“自主造血”‌。

“项目建成后,可明显提升绵竹沿山农业科技水平和农业产业竞争力,促进农文旅融合发展。同时,高品质的水果不仅可带动园区明显增加收益,还可解决周边村民务工50余人。”绵竹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除了从品种技术优化升级、栽培模式简约化、机械化水平提升等方面入手,接下来,镇江市农科院将制定切实可行的整改方案,为当地农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提升农业生产水平和竞争力,持续发挥援建成果的引领作用。(通讯员 明庭舒 记者 滕庆海)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