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爷爷,我们终于找到您了。”清明前夕,会同县岩头烈士陵园内,盛和平用颤抖地手轻抚着爷爷盛子建的碑文,泪水浸湿青石。这场跨越三代人、历时75载的寻亲之路,在青石墓碑前终得圆满。

(盛子健烈士墓碑)
1928年,盛子建生于湘阴县,21岁投身革命。1950年3月,其在会同县金坪执行任务时不幸牺牲,年仅22岁。由于当时交通不便、信息传递不畅,盛子建牺牲的消息未能及时准确地传达给家人。家人只知道他上了战场,此后便音信全无。
“祖父离家时说‘等仗打完就回’,这一等就是三代人。”侄孙女盛和平回忆,父母临终前仍攥着发黄的家书。家族三代人辗转湖南多地,问遍乡邻战友,却始终未能寻得烈士埋骨处。
转机出现在2023年春节。会同县志愿者陈建携妻子杨清吟来到会同县岩头烈士陵园祭奠烈士,发现有一名烈士名叫盛子建,墓碑上刻着湖南湘阴县人。陈建秉承着要帮烈士找到家人的信念,随即登录中华英烈网查看了烈士英名录,并联系湘阴县退役军人事务部门展开跨区域搜寻。
陈建通过抖音、今日头条等媒体发布烈士寻亲信息,并委托湖南龙越和平公益发展中心工作人员、湘阴县爱心人士王闻鸡先生共同找寻,自己也反复查找会同县志、湘阴县志和各种文史资料。面对行政区划变更、村名更迭等难题,陈建和工作人员通过收集的线索,查阅30余卷地方志,比对百余份档案,最终在岳阳市湘阴县荆新村盛氏族谱中发现关键线索。
历时14个月实地考证,今年2月正式确认烈士身份,并通过实地走访找到了烈士盛子建的后人。
得知消息的盛子建家人,激动得热泪盈眶。“我的叔叔盛达时也是一名抗美援朝老兵,也曾托很多战友打听爷爷盛子建的下落,后来只听说爷爷牺牲了,并不知道安息的地址,这么多年也一直在找寻,我们一定要去看看他。”盛子建的侄孙女盛和平告诉记者。

(烈士亲人与县人武部、退役军人事务局共同祭扫盛子建烈士)
清明时节的细雨浸润烈士陵园,盛家三代人抚摸着冰凉的碑石泣不成声。盛和平将家乡泥土轻撒在墓前:“爷爷,这捧湘阴土陪您看山河无恙。”县人武部领导吴木果现场宣布,下一步,将联合退役军人事务局建立烈士档案数字化平台,让更多英烈与亲人“云团聚”。
这场历时75年的追寻,不仅是血脉的重逢,更是信仰的接力,让无名者有名,让牺牲者不朽。
(怀化日报全媒体记者 彭军 通讯员 李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