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说推荐 实时讯息 百科知识 范文大全 经典语录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低空经济调查丨新昌⇋莱西!青岛有望开通省内首条跨多省域低空航线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5 22:07:00    

近日,新昌低空经济创新发展推进大会公布消息,浙江新昌至山东莱西低空航线即将开通,该航线是省内首条跨多省域低空飞行航线。对此,莱西店埠机场工作人员表示,店埠机场作为山东省内首个A类通用机场,已具备完善的基础设施和多场景应用能力,也承接了全国多地载人飞行器的转场功能。线路开通后,市民如有飞行需求,需向有载人资质的航空公司购买服务。

莱西店埠机场内直升机和多旋翼飞行器驻场现场(受访者供图)

一条航线,链接多省低空经济走廊

4月12日,一条横跨浙江与山东的低空航线——浙江新昌至山东莱西航线宣布开通。据了解,该线路全程1200公里,单程飞行时间约5.5小时。作为两省首条跨多省域低空航线,它不仅为飞行爱好者提供了全新的空中体验,更标志着青岛莱西在低空经济领域的加速布局。

新的低空航线会带来便利和惊喜?据了解,这条航线以新昌万丰航空小镇为起点,穿越浙江、江苏、山东三省,最终抵达青岛莱西通用机场。相较于传统地面交通,飞行时间大幅缩短,且可承载“低空+物流”“低空+旅游”等多元化服务。例如,新昌的“碳水王国”特色美食可通过云端物流直达青岛,而山东的游客也可通过低空航线快速体验新昌的“空中唐诗之路”文旅项目。

莱西店埠机场俯视图(受访者供图)

“青岛莱西店埠机场是山东省内首个A类通用机场,已具备完善的基础设施和多场景应用能力。”记者采访莱西店埠机场工作人员张先生了解到,莱西店埠机场的主营业务包括科研试飞、飞行培训、应急救援、航空作业、航空护林、飞行体验以及无人机的研发试飞、飞机托管等,同时提供组织参观研学、观光旅游、场地租赁、影视拍摄等社会公共性服务。日前,国内首款吨级无人运输机TP1000在莱西机场成功首飞,就展示了机场具备保障新型、大型无人运输机起降的能力,也为未来更多不同类型机型的起降保障积累了经验。“目前,已为云南、河南、河北等多省提供载人飞行器转场服务。”张先生表示,就在记者采访当日,一架从北京飞抵莱西的载人飞行器在店埠机场落地。

“区域协同”迈向“跨省联动”

新昌至莱西低空航线的开通,是两地低空经济产业链深度协同的缩影。新昌作为全国低空经济先行区,已布局低空产业十年,拥有20家相关企业,形成了“有人机与无人机两翼齐飞”的产业格局,低空经济规模近40亿元。而莱西店埠机场依托青岛通航产业园,正加速构建“制造+教育+文旅”的百亿级航空产业链。两地航线的连接,将推动物流、旅游、研发等场景的跨区域融合。

“机场计划将跑道从800米延长至1200米,以适配更大机型需求,并规划开通省际低空运输航线,形成胶东半岛“三点一线”的通用机场网络。”张先生透露,这一规划与新昌的“低空+物流”实践不谋而合——新昌已通过两条云端物流航线累计运送货物超5000单,而莱西则通过TP1000吨级无人运输机的试飞,为规模化物流运输奠定基础。

“青岛此前未曾开通跨省低空航线。”张先生表示,所谓“航线”是指有固定飞行时间和班次的线路,而目前青岛各大通用机场最为常见的载人飞行,是机构或个人通过向民用航空主管部门申请取得适航许可‌后,执飞的单次飞行旅程。新昌作为国内低空经济先行区,此前已开通“新昌—千岛湖”等3条跨市域航线,并常态化运营5年,形成“有人机与无人机协同、整机制造与应用场景并进”的产业规模。此次跨省航线的获批,则进一步将低空网络的触角延伸至山东半岛。

两地合作或催生新业态

低空航线的规模化运营,离不开技术创新的支撑。2024年,莱西店埠机场成功保障国内首款吨级无人运输机TP1000首飞,该机型载重1.2吨、航程1000公里,已获中通快递等企业30架订单。张先生指出,此类大型无人机的常态化运行,倒逼机场升级导航、通信及空域管理系统。例如,通过部署ADS-B监视系统和智能调度算法,机场可实时监控多机型协同飞行的冲突风险。面对未来大规模无人机作业需求,莱西店埠机场正探索与崂山低空智能感知平台的数据共享,以解决空域容量压力和数据标准不统一等挑战。

“崂山区全域低空智能感知平台”实时运营画面

低空经济的核心竞争力在于产业链的完备性。新昌凭借20家相关企业形成“整机制造—场景应用—研究院支撑”的生态,而青岛则通过政策与服务吸引泛美、天正等12家通航企业入驻莱西店埠机场。张先生表示,机场未来的招商重点将聚焦物流企业与关键零部件制造商,例如引进航空物流公司提供仓储服务,或与发动机企业合作降低维护成本。两地合作亦催生新业态。新昌的“空中唐诗之路”旅游品牌与莱西的航空研学项目形成互补,而跨省物流网络则可能激活胶东半岛的生鲜冷链运输市场。

从“新昌样板”到“青岛速度”

当前,青岛正加速构建低空经济立体网络体系,已建成莱西店埠、平度慈航、即墨、西海岸4个通用机场,配套规划建设停机坪、固定起降点及临时起降场地共177处,形成覆盖全域的低空基础设施网络。

慈航机场外景

然而在产业快速发展的背后,多重结构性难题亟待破解。数据显示,受制于600米以下空域使用限制和跨区域飞行审批机制,制约产业规模化发展。此外,无人机适航取证周期长(TP1000预计2026年完成)、氢动力等技术成本高,也是规模化应用的瓶颈。对此,新昌与青岛的策略不谋而合:新昌通过成立低空经济联盟整合26家企业资源,青岛则以“链长制”推动产业园专业化招商。张先生透露,莱西店埠机场正与栖霞杨础机场、青岛西海岸机场构建“半岛三点一线”空域网络,未来或开通更多省际航线。

从新昌的“低空经济省域第一县”目标,到青岛的“百亿级航空产业链”蓝图,这条跨省航线不仅是技术协作的成果,更是区域经济竞合的缩影。随着低空空域管理改革的深化,更多跨省航线有望开通。青岛可依托胶东经济圈一体化战略,联合烟台、潍坊等城市构建低空交通网络,探索“环渤海低空经济带”,助力山东成为全国低空经济新高地。

半岛全媒体记者 陈邵华(署名除外)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