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风拂雅韵,满城落书香。4月23日,第30个世界读书日暨第10个深圳未成年人读书日系列活动在深圳图书馆北馆启动。启动仪式上,深圳向全社会发布“每天息屏一小时 读书运动爱自然”的倡议。全国人大代表、姚基金创始人姚明参加了启动仪式。
《中国网络视听发展研究报告(2024)》显示,截至2023年12月,我国移动互联网用户人均单日使用时长为435分钟,有越来越多的人甘愿“被困在屏幕里”。但如果摆脱电子屏幕,我们又该用什么填补生活中的“空白”?为此,深圳在今年世界读书日创新发起“每天息屏一小时 读书运动爱自然”倡议,呼吁大家适时“息屏”,闻闻书香、看看自然。
该倡议由深圳市委宣传部牵头,联动市教育局、市文广旅体局、市图书馆等单位共同发起。倡议吁请广大市民:每天息屏一小时,暂别数字洪流,泛舟书海墨香,释放运动活力,品味山海自然;每逢周末、节假日与寒暑假,设立半天“家庭息屏日”,读绘本、讲故事、捉迷藏、追风筝……用陪伴和成长,镌刻家庭温馨时光。为支持这项倡议,“深圳读书月”公众号上线了配套小程序,实时更新阅读活动清单。
作为“全球全民阅读典范城市”,深圳推广全民阅读的实践从“先行先试”走向“先行示范”,并朝着常态化、机制化发展,努力实现“处处可读、时时可读、人人可读”。深圳的“息屏一小时”倡议,得到多方关注和点赞,姚明专程赶来深圳参加活动,为倡议“站台”。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姚明提出关于“动员未成年人开展息屏24小时行动”的建议引发全网热议。姚明说,深圳“每天息屏一小时 读书运动爱自然”的倡议,与他在全国两会期间的建议高度契合。他呼吁大家积极响应倡议,放下手机,用更多的时间去读书、运动、体验自然、享受真实世界。
启动仪式前,姚明参观了深圳图书馆北馆,他称赞深圳对促进全民阅读,建设图书馆之城的高度重视。从小在图书馆附近长大的姚明,一走进深图北馆就甚感亲切。“深图北馆很漂亮,如果城市中能多一些这样的阅读空间和场馆。我相信,每天息屏一小时不是难事。”
深圳于2003年在全国率先启动“图书馆之城”建设,于2016年在全国率先开展“阅读立法”,为“市民阅读权利”提供法律保障;连续举办25届的深圳读书月累计举办活动超10000场,诞生“年度十大好书、年度十大童书”等品牌项目;深港“共读双城”活动不断推进深港两地文化交流、文脉相融;2024年深圳成年居民年阅读量达22本,“图书馆之城”建有1201个服务网点(包含879家公共图书馆、322台自助图书馆),图书馆统一服务借还文献总量突破2亿册次。如今,“每天息屏一小时 读书运动爱自然”的倡议让这座城市崇尚阅读的风气有了最新延伸。
作为世界读书日启动仪式的经典活动,今年粤港澳桂琼“4·23共读半小时”活动吸引了近40个城市,1100余家单位,超2500个基层共读点,近70万人线下线上参与。在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5周年文献捐赠仪式中,叶挺将军后人,编剧、导演叶大鹰和叶挺纪念馆理事会荣誉副理事长叶小燕向深圳图书馆捐赠叶挺主题文献。
“‘每天息屏一小时 读书运动爱自然’的倡议,无论是对成年人还是孩子来说都是一件特别有意义的事。”叶大鹰说。“这个倡议起到了引导作用。今天回去我也要跟家人倡议,息屏一小时,全家人一起做些有意义的事。”叶小燕告诉记者。
来源 / 深圳特区报
编辑 / 刘雅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