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说推荐 实时讯息 百科知识 范文大全 经典语录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走近福州平凡岗位上的有志青年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05 10:09:00    

挺膺担当 青春在一线闪光——

走近福州平凡岗位上的有志青年

青春因磨砺而出彩,人生因奋斗而升华。放眼榕城,无数青年勇立潮头,肩负起时代赋予的重任,以青春之我、奋斗之我,书写属于自己的华章,为加快建设现代化国际城市添砖加瓦。

5月4日是五四青年节,记者走近平凡岗位上的有志青年,记录他们挺膺担当、实干奋斗的故事,展示新时代福州青年的精神风貌。

青年志愿服务

添彩数字峰会

青年志愿者在数字峰会上提供志愿服务。(团市委供图)

4日,第八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现场体验区活动结束,参加峰会志愿服务的青年志愿者交出600人提供16项志愿服务共3.56万个小时的青春答卷。

今年是来自阳光学院的侯巧如第三次参加峰会志愿服务,负责在福州南站为参会嘉宾和媒体代表指引路线、解答疑问,“清晨五点半我们就准备出发,本以为志愿服务只是进行引导,没想到会被无数温暖点亮,嘉宾们真诚的感谢让我真切感受到志愿服务的意义”。

来自闽江学院的林智豪作为闸机入口志愿者,不仅见证了数字技术的精准高效,也感受到科技背后流淌的温暖人情。“一名嘉宾因面部特殊原因多次识别失败,我耐心地引导她一次次重试,最终成功后,她笑着对我说,‘技术会卡壳,但人的善意永远不会’,这让我真切感受到‘有感服务’的温度多么重要。”

来自福州大学的陈天朗负责在一场发布会上搬运启动柱,“当专家们将手掌按在启动柱感应区,柱身亮起的那一刻,我的成就感满满”。

团市委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来自计算机与软件工程类、大数据类、人工智能类等新工科专业的志愿者占比超25%,在数字成果展讲解等岗位上发挥着重要作用;近六成志愿者具有大型赛会服务经历,以老带新让志愿者整体服务水平显著提升。志愿者的优质服务,给了嘉宾、观众更流畅的观展体验,也为本届峰会增添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坚持工匠精神

守好万家灯火

赵卿云进行电网巡检。(国网福州供电公司供图)

这个五四青年节对国网福州供电公司电缆运检中心电缆运检一班副班长赵卿云来说很不一般,他刚获得团中央2025年度“新时代青年先锋奖”,是福州市唯一获此殊荣的青年。“我是一名电缆工,以技术守护大电网是我的追求。”他说。

别看赵卿云才30岁,却已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省“数字工匠”和“金牌工匠”“福州工匠”等荣誉。他的强项之一是无人机技术,由他首创的无人机自主巡检模式,在平潭跨海桥缆特巡中提升效率10倍,为全省754公里电缆通道建立智能巡检新范式。

“这项创新是去年8月投用的,在此之前,平潭的两座跨海大桥巡检全靠人工,检一次要走12个小时,现在用无人机1.2个小时就能完成。”赵卿云说。强大的“飞手”技术让他在全国职工数字化应用技术技能大赛无人机操作员项目中获个人第二名,走进劳模行列。

不管是狭窄闷热的电缆隧道,还是烈日暴晒的无人机训练场,赵卿云始终用实干守护电网。防汛抗台风、保供电,他不辱使命;技能竞赛、申请专利,他奋勇争先。从日常运维通过智能巡检系统发现缺陷127处到备战全国职工数字化应用技术技能大赛攻克32项技术难点,从主导研发“便利型高压电缆护层接地箱”获3项专利授权到开创无人机自主巡检模式应用于跨海桥缆特巡,他始终坚守“在一线提升技术”的初心。

运用技术攻克一道道难关,赵卿云矢志不渝、使命必达,“最近我参与的国网系统针对船舶外力破坏海底电缆的专项调研报告完成了,将为制定行业规范提供依据”。

爱民亲民火焰蓝

全心护卫国旗红

“五一”假期,消防员在三坊七巷检查消防器材。记者 石美祥 摄

27岁的赖逸杰曾是江西省军区的一名战士,退役时,部队转隶并承担起南昌八一广场升国旗任务,他与国旗护卫队失之交臂。幸运的是,由于在部队练就了良好军政素质,他从上千名队员中脱颖而出,成为三坊七巷消防救援站五一广场国旗护卫队步枪手。

“我们是全国第二支每天升降国旗、全国唯一由消防救援队伍承担该任务的队伍。”国旗护卫队副队长林维健说,队伍平均年龄25周岁,已实现24800多次升降旗“零失误”,先后获评“全国青年文明号”“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工人先锋号”等称号。

除了升降国旗,三坊七巷消防救援站还承担着守护三坊七巷古建筑群的重任。据统计,队伍组建30多年来,实现辖区无重大火情、14年“零火灾”,展现了“国旗下的消防卫士”的忠诚与担当。

这样的担当,还体现在与三坊七巷留住户结对帮扶、常态化开展助学助困的过程中。近年来,三坊七巷消防救援站坚持资助困难群众、失学儿童、在校大学生等,并热心照顾孤寡老人。今年3月,三坊七巷消防救援站入选第十批全国岗位学雷锋标兵集体。

希望的田野上

书写青春故事

在永泰县樟城镇城关村,提起“90后”党支部书记陈璟,村民赞不绝口,“在小陈书记的带领下,村里人气旺了、产业多了,大家对未来很有信心”。

2021年,城关村村“两委”换届。本着队伍年轻化的想法,永泰县委组织部尝试联系几名返乡毕业的大学生。陈璟就是其中之一。后来,他成为城关村党支部书记。

城关村位于永泰县城中心,此前,村集体收入主要来源于每年的店面租金,增收渠道较少。如何拓宽收入渠道,是陈璟上任后首先考虑的问题。

面对城关村有限的土地资源,陈璟深知,仅靠现有面积无法发展现代农业和绿色工业,也难以布局重大项目。他积极向外拓展发展空间,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

去年,在永泰县委组织部的指导下,城关村与周边的力生村、凤星村、凤岭村联合成立城关中心村党委,形成一个复合型党组织的“战斗合力”,让陈璟看到产业抱团发展的希望。

首先是盘活闲置低效资源。陈璟组织中心村党委的成员村共同商谈,通过整合资金、资产、资源,实现优势互补与项目共谋,“中心村党委成立后,我们谋划实施了7个项目,总投资2049万元”。

其中,象山文旅产业项目规模最大、投资金额最多。目前,项目已建成森林步道。接下来,森林步道将贯通4个成员村的旅游节点,形成“山上度假+山下消费”的产业发展新格局。

在陈璟的推动下,城关村相继实施了停车场、方竹种植基地等项目,不仅提高了村集体收入,也带动了村民的就业和增收。(记者 李白蕾 张铁国 林晗/文 石美祥/摄)

相关文章